寿险产品可分为哪两种(小白科普:一篇文章读懂保险主流分类及功能)
这篇文章主要是针对保险产品的基础内容做一个介绍,帮助小白迅速了解保险的分类和功能。最后我会针对保障性产品再做进一步的讲解。
按照保险的适用场景,可以分为生、老、病、死、残、财、旅行、企业团体险和其他,九大类,完整服务一个人的全寿命。
生,这里有两个产品,一个是孕产类的,涉及私立医院、赴美生子等,一个是教育年金,教育年金是我知道的内部收益率最高的保险险种,除了保障孩子教育的费用外,还可以作为理财产品使用。
老,这里主要是养老年金,老龄化时代和独生子女家庭建议考虑,部分养老年金还配套有养老社区,比如泰康、光大永明、中国太保等,还有长期护理险等专用险种。
病,主要是重疾险和医疗险,重疾险又分为定期和终身,成人和少儿,医疗险偶百万医疗,中高端医疗,小额医疗等。
死,这里指的就是寿险了,分为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定期寿险主要是覆盖家庭债务,终身寿险除了覆盖债务,还能实现财产传承、隔离债务风险,隔离婚变风险等。
残,主要就是意外险,比较简单。
财,主要是车险、家财险、储蓄险等,储蓄险一般分为教育年金、养老年金、投资年金和增额终身寿四类。
旅行,主要包括旅行的医疗风险、救援、意外、飞机延误、证件遗失等风险。
企业,一般称为团体险,包括职业责任(董责险等),员工福利计划(团体的养老年金、重疾险、医疗险等)、雇主责任、财产险和货运险等。
其他,主要有齿科产品、勒索绑架险、宠物险、监护人责任(熊孩子险)等产品。
按我的思维模式,保障性产品分为四种:医疗险、意外险、寿险和重疾险,配置的紧迫性依次降低,费用依次提高,重要性依次提高。
保险,并不存在最好,它主要取决于投保人的风险暴露、保障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我们实际的选择经常是这三个因素的中和,也就是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
好,进入正题。
第一、重疾险
重疾险原理就是患上合同约定的疾病,保险公司就赔付一大笔钱。其本质是 "收入损失险",更多的作用在于弥补患病期间的经济损失和康复费用等。
只要你得了病并且符合条款规定,就给你钱,这个钱怎么用,保险公司不管,治不治病?能不能治好?花了多少钱?都不管。
根据是否含有身故责任,可以将重疾险简单划分为"储蓄型重疾"和"消费型重疾"。
储蓄型重疾:保终身,带有身故责任。人终有一死,这类产品无论如何都会100%获得保额,所以可以简单理解为储蓄型,保费没有花费掉,最终是储蓄升值了。正因为如此,这些产品会非常贵,如常见的平安福、国寿福等。
消费型重疾:没有身故责任,只是单纯的疾病保障功能。如果一辈子都没有患上重疾,我们交的保费就相当于消费完了。这类产品由于去掉了寿险的保障,保费会非常便宜。消费型重疾价格便宜,性价比非常高,适合于90%以上的普通家庭。
在保障范围上,重疾险对病种主要分成 "重疾" 和 "轻症" 两大类,部分产品还有中症。重疾:危及生命的疾病,治疗过程花费巨大。轻症:不会危及生命,花费不大。在 2007 年,保险行业协统一制定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所以无论是 80 种重疾,还是 100 种重疾,前 25 种病种各家保险公司定义都是相同的。这法定的 25 种重疾,已经占到了所有重疾险理赔的 95% 左右,可以说是核心中的核心。
所以说重疾险的保障的重疾其实是差不多的,100种和120种,甚至200种,区别不大,因为最常见的25种都一样,其他的重疾,患病可能性不大。
我建议大家买保险的时候不要选择返本型的保险,返还型重疾险的本质是:我们多交了一大笔保费,然后保险公司拿去进行投资,几十年后把其中一部分返还给我们,而且收益并不高。
保额上面,我和主流的观点不一样,在社保和医疗险的基础上,过分追求高保额并不可取,但是考虑到重疾险的本质是弥补患病期间的经济损失,很多重疾是有后遗症的,长期的,所以份额太低肯定不行,30万保额是基本的,50万最实用,要不要更高的保额,需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去选择,毕竟保额越高,费用也就越高。
第二、意外险
意外险主要体现在两点:高杠杆保障,几百块就能获得上百万的身故保障。主要应对意外伤残和意外身故,其中伤残保障指的是发生意外伤残,可以根据伤残的等级获得不同比例的赔付,这是意外险的独有功能。
一款标准的意外险,通常会包括以下三个保障责任:意外身故、意外伤残和意外医疗。这三点是意外险必不可少的责任,如果少一了任一项,这一款产品都是垃圾,果断拉黑。
意外险是一个同质化比较严重的产品,价格透明,所以很好购买,我们只需要关注三点就行:保障范围尽量大,免费额尽量低和保险比例尽量高。有的意外险还有一些特色,比如住院津贴、疫苗责任、救护车等。
第三、医疗险
医疗险主要针对大病的治疗费用,近几年在中国超级火热,也是我认为所有人都应该为自己购买的首要保险。这个产品很简单,市场价格也很透明,
我们购买医疗险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就可以了。哪些医院可以使用购买的医疗险要清楚:公立医院:大部分普通人去的医院,是由国家设立,由卫生部监管的;特需部 / 国际部:虽在公立医院中,但可以享受更好的服务,价格极高;私立医院:很多私立医院也很流行,比如儿科私立医院等。在国内,绝大部分普通医疗险,只能报销公立医院的费用;只有中高端的医疗险,才可以报销特需部或国际部,以及昂贵私立医院的费用。
保额这一块,现在基本都是百万级的,主流是轻疾200万,重疾400万,部分重疾是600万的,其实这个意义不大了。在上海最好的医院,就算是重病一年,治疗费用最高也就是百万左右。
报销范围这块,和医保一样,商业医疗险的报销范围也有两种:医保目录范围和不限医保目录,我建议大家选择不限医保目录的,本身医疗险就很便宜,不限医保目录后住院就没有顾虑了。
你可以对医生说:不用考虑费用,请使用最好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医疗险购买的时候需要选择被保人有没有医保,如果选择了有医保,住院费用结算的时候一定要使用医保卡,否则会影响到报销比例的。
其他医疗保险比如高端医疗保险:想到公立医院特需部、私立医院就医,就可以选择高端医疗险;海外医疗险,海外就医费用也可以报销;税收优惠型健康险,就算现在有重病,也可以买,政府联合保险公司推出的福利产品。
这里需要强调再强调的是,我们生病后,面临两个风险,一个是治疗疾病的医疗费用,这是由医疗险承担的,一个是生病后不能工作带来的收入损失以及康复费用,这是重疾险承担的。所以我认为医疗险的紧迫性要高于重疾险。
第四、寿险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产品,定寿主流保障责任都是:死了,或者全残(高残),就赔钱,不管疾病还是意外原因。
产品简单,价格也就透明,其实都差不多的,我们只需要关注一些细节就行了。
就是这么简单,保险除了重疾险因为涉及到大量的医学专业名词而比较晦涩外,其余的产品都非常简单。
需要提醒的是,在你购买保险之前,一定要把保险条款逐条逐字读一遍,不懂的就问代理人或者中介,记住,一定要把保险条款逐条逐字读一遍,一定要把保险条款逐条逐字读一遍,一定要把保险条款逐条逐字读一遍。
我们还要关注健康告知、职业限制、保额限制和免责条款。
如果遇到意外事件、重大事件,你需要联系:家人、警察、医生和保险公司。
如果不放心,在你第一次和保险公司交流的时候就全程录音。
但是我告诉你,只要条款规定符合理赔,保险公司必须赔,条款模糊的,就是可赔可不赔的时候,打官司法院都会支持赔,如果确实不符合条款规定,就不要去无事生非了。
最后的最后就是受益人问题,受益人,则是这笔钱会赔给的人。通常会有两种情况:法定收益人:按照继承法顺序来平分理赔金;指定受益人:把理赔金指定想给的人。这个很好理解,就不赘述了。
需要强调的是寿险解决的是身故和全残带来的家庭负债风险、资产传承的问题。
第五、储蓄险
我把传统的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合起来成为储蓄险,这类保险的特点是人身保障的属相不是很强,主要条款内容涉及到资产的增值,最后达到了家庭财务风险管理和现金流规划的目的。
如图是现金流规划的形象图,我们一生收入集中在25到60岁这个时间段,一般在40左右达到收入最高点,但是支出却是分布在整个80年的时间段内,所以必须用金融工具实现现金流的重新规划。
风险管理主要是体现在十大功能,举例说,巧用人寿保险或者年金险做嫁妆,可以防止婚变财产被分割的风险。巧用人寿保险做债务隔离,可以防止家庭资产因企业经营导致的债务风险。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储蓄险的收益率目前比银行存款、银行理财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流动性要差很多。我们买储蓄险一定是建立在保障优先,收益其次的考量,即先满足风险管理和现金规划,然后才是收益率高低的问题。
比如我们买了增额终身寿之后,如果自己需要用一部分钱,可以通过减保的方式拿回部分钱,剩下的继续增值,如果全部用,就退保,按照现金价值拿回钱,保单终止,如果一直用不上,那就可以留给下一代,继续增值,最长可达百年,如果临时急用,可以通过保单现金价值的80%贷款,还款方式灵活,保单继续有效。
第六、配置思路
关于具体保险的配置,我的想法是意外险和医疗险,物美价廉,保障满满,每个人都值得拥有。重疾险和寿险,根据自己的年龄、健康情况和预算进行配置。如果还有余力,在保障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储蓄险。
我的微信公众号:兵哥事务所,欢迎关注,一起聊保险。
本文由悠然发布,不代表答财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