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里什么叫免赔额(上百万的保额,却只赔几十块钱?!免赔额是个什么鬼?)
我们都说,买保险是为了“万一”遇到风险的时候,我们有抵御的能力。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出险后,我们能获得一笔赔偿金,而这笔赔偿金能弥补或是解决我们的经济问题。
但保险也不是什么情况都赔,一个很常见的情况就是:设置免赔额。
例如去年就有个新闻:
有人买了一份医疗险,保额200万,但出险后,花了1万多,最终这份医疗险却只赔了50多块钱。
乍一看令人难以接受,但实际是因为这份医疗险的免赔额限制了它的报销金额。
其实免赔额是在保险合同中明文约定的,而且也合理合法,但就是容易被大家忽视。
01
免赔额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设置免赔额?
免赔额,就是不赔的额度,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损失不超过某个额度,保险公司是不赔偿的。
例如:
小王买了一份意外险,免赔额为200元。后来他不小心摔伤看医生,医保报销后,花了150元。那么由于没有超过200元免赔额,保险公司是不赔的。
财险、车险和健康险都会约定免赔额,当然不同险种也有差异。
同一类险种的不同产品也有所不同,比如都是医疗险,百万医疗险一般是1万免赔额,而小额医疗险也可能只有几百块甚至是0免赔。
那么设置免赔额的理由是什么呢?
保险产品的定价,跟风险发生的概率强相关。
设置了免赔额,就可以减少很多小额理赔;
保险公司降低了理赔概率,也就能降低经营成本,保费自然就降下来了,
而我们普通消费者就能以更低的保费,撬动更高的保额,发挥保险的杠杆效应。
02
免赔额是如何影响理赔的?
这个小小的免赔额,到底是如何影响理赔的呢?
奶爸用具体的产品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百万医疗险的免赔额对比)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三款产品关于免赔额的规定:
1)平安e生保:
年免赔额1万,保证续保期内不累计计算。
2)好医保·长期医疗:
6年共享免赔额1万。
3)瑞华医保加:
6年共享免赔额1万。
那么不同的免赔额规定对于理赔有什么影响呢?
奶爸举个例子:
假设李小姐买了一份保证续保的百万医疗险,在第二年的时候住院,社保报销之后一共花了8000元,第三年的时候又住院,社保报销之后花了12000元。
我们来看这三款产品的不同理赔结果:
1)平安e生保:
由于年免赔额是1万,第一次住院达不到免赔额,不报销;只能报销第三年住院的12000-10000=2000元。
2)好医保·长期医疗、瑞华医保加:
由于免赔额共享,第二年住院花了8000元,达不到免赔额,无法理赔,但是下一年的免赔额会变为2000元;
则第三年能报销的住院金额为:12000-2000=10000元,而且这次理赔之后,剩余保证续保期内免赔额变为0元。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免赔额规定会影响到我们最终的理赔结果。
03
免赔额越低越好吗?
理论上来说,免赔额越低,赔付的概率越高,出险后能拿到的保险金越多。
但免赔额是不是越低越好呢?
其实并不是!
1、免赔额过低,保险杠杆作用变小
免赔额高,相对应的小额索赔就少,理赔费用也就减少,从而降低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同时降低被保险人要缴纳的保费,提高保额。
还是拿医疗险来说:
免赔额高的百万医疗险:
解决大额住院医疗费用问题,虽然免赔额有1万,但是保额可以达到上百万。
免赔额低的小额医疗险:
解决小病小痛的医疗费用问题,免赔额只有几百块甚至没有,但是保额只有1-5万。
在保额不变的情况下,免赔额越低,保费越高,保险杠杆的作用就会越小。
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保险“以小大”的效果就会削弱。
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1万元的医疗风险是可以自担的,没必要为了报销这1万元,在保费上投入过高。
2、不同免赔额的产品有不同的优势
免赔额高低没有好坏之分,选择符合自己真实需求的产品才是正确做法。
如果投保是为了抵御大病风险,购买免赔额相对高些、保额也较高的百万医疗险会更合适。
如果投保是为了应对生活中常见的普通疾病,比如家里小孩的感冒、发烧等小毛病,普通的小额医疗险就很合适。
毕竟小病小痛发生次数多了,费用累积起来也让人肉疼。
预算足够的情况也可以两者相互补充,再加上医保,大部分病痛的医疗费用都能报销。
04
奶爸总结
在相同保费、保障的情况下,免赔额越低,意味着能够拿到的保险金越多。
但是,合理的免赔额设置并不是一件坏事。
在挑选产品时,免赔额不是我们唯一考虑的条件,而应该结合自身的保障需求以及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奶爸保,让保险更简单
本文由悠然发布,不代表答财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