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放贷 (网商银行四周年,要让路边小摊也能一秒贷到款)
摘要:胡晓明说,「我们的初心就是无微不至,无微不至就是我们只做小微企业。」
四年前的 6 月 25 日,网商银行破壳而出。
马云在开业仪式上回忆创业初期的贷款难:「我那时候创办一家小企业』海博翻译社』,为借 3 万块钱,我花 3 个月时间,把家里所有的发票凑合起来抵押,还是没有借到。那时候想,如果有一家银行有一天能够专门做这样的事情,我觉得能够帮助很多人成功。」
四年后的今天,网商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数量从成立第一年的 170 万家达到了 1700 万家。同时,也迎来了网商银行新董事长胡晓明在公众前的首次亮相。十年前,正是他创建了网商银行的前身阿里小贷。胡晓明早在 2005 年便加入了支付宝,2014 年轮岗到了阿里云,于 2018 年 11 月份以原阿里云总裁的身份重新回归蚂蚁金服,接棒井贤栋担任网商银行董事长。
在阿里云的四年岁月中,金融出身的胡晓明打趣说自己已成为半个技术男,「在阿里云学习了四年多,毕业了,回到蚂蚁金服。」。除了懂得了「如何与写代码的同事一起工作,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他也带回了新的思考和使命。
胡晓明在 2019 小微金融行业峰会期间接受采访时透露了回到蚂蚁金服后最重要的三件事:一是重新思考技术对于金融创新的价值,如何去持续通过技术本身的创新推动金融的发展;二是持续思考以网商银行为例的中国科技金融模式如何服务更多全球客户;三是作为互联网金融本身,如何建立能够被监管更好接受的金融运营方式。
无论是阿里小贷还是网商银行,本质上都只在做一件事,那就是为小微企业提供纯信用贷款。网商银行作为一家互联网银行,这背后最重要的依托便是其技术基因。而在胡晓明的此次对外亮相中,更是把「科技驱动」强调到了极致。
「我呼吁包括银行业在内的中国金融业应该提升科技人员的待遇,提升他们在银行里的地位,呼吁所有的银行业把科技部门作为第一部门。因为唯有科技创新才能带来更多的金融创新。」胡晓明坚信,「科技是唯一改变社会运转效率、管理效率的手段」。
网商银行行长金晓龙透露,目前网商银行将近 800 名员工,其中科技人员达到 420 人,风控人员 100 人,真正一线做产品和业务推广运营的不超过 200 人,占比不到 30%。这家公司人员结构的核心是「技术」。
目前,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纷纷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胡晓明认为这与网商银行并不会构成竞争而是会形成互补,因为「蚂蚁金服不会服务全产业链的客户,而原本银行就是以技术为基础、以数据堆积起来的金融机构,从来没有离开过技术。但面对新型技术,面对开源的技术,银行在最近十年有点落后」。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成立将会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
第二个是云计算,「阿里巴巴、亚马逊、微软以及谷歌等云计算公司持续不断地把最新的技术,通过互联网分享出来。比如阿里云上的数据库、存储、人工智能或是安全等技术。」
而在支持小微这条路上,除了技术,还有另外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便是数据。通过在互联网上沉淀的大量数据,可以对原有的经济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未来产生预测,「今天蚂蚁金服或者网商银行的信贷就是对未来违约风险和违约概率的预测,才有机会让我们做信贷本身的纯信用贷款。」
与传统银行相比,互联网银行在刻画小微企业信用画像方面,可以说更为精细。胡晓明表示,「通过以技术为手段,以数据为资源,互联网银行可以弥补现代金融机构所不能解决的客户信贷需求,与传统银行形成互补。」
对于未来金融业的图景,他认为,「未来银行的信贷模式一定会以数据为主。现在大企业的信贷方式靠担保、地保,很少靠信用,我自己认为企业越来越多地沉淀像 ERP、CRM、供应链之类的数据,未来通过区块链会演变成越来越便捷的金融服务,未来的银行一定和企业是数据互联,我坚定不移。」
网商银行用三年时间,把服务小微企业的数量翻了 10 倍。其独创的「310」模式开始显现规模效应。去年开始,网商银行把「310」模式开放给其他同行,目前,已经有 50 家金融机构用上了「310」模式给客户贷款。
何谓「310」模式?就是 3 分钟申请,1 秒钟放款,0 人工审核。这个模式的实现有多难?蚂蚁金服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井贤栋在现场交流时打趣道,传统金融机构的朋友说他们也有「310」模式:3 个星期申请,1 个月审批,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基本是 0。
一直以来,由于小微企业难以提供合格的抵质押和担保物,信用度较低,投资风险较大。同时,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普遍较弱,生命周期偏短,不良率高,金融机构在放贷过程中需要花很大的功夫去做风控。因而,金融机构在给小微企业授信贷款时非常谨慎。目前我国小微企业融资来自正规金融机构与民间融资的比例大致为 40% 和 60%。
为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胡晓明透露,蚂蚁金服一直在致力打造一套「信贷灌溉系统」,从十年前就开始了。他解释,「浇一棵树,挑一担水,可以浇。但是面对广袤的草原还是想用挑水的办法给草原浇水是不可能的,必须要建立一个灌溉系统。」
在这个过程当中,蚂蚁金服将支付作为重要的平台,通过支付获取小微企业的经营数据,接着便可以让机器通过人工智能的方法计算小微企业本身的信贷额度、违约概率、信贷周期。通过支付宝的客户端和网商银行的客户端,将柜台伸到了客户手里。「无论是网商银行小微贷还是支付宝客户端的花呗、借呗、余额宝都是用这样的概念。」
这便是「信贷灌溉系统」的概括,以技术为手段,以数据为资源,弥补现代金融机构不能解决的分散的、体量小的、没有抵押物、需求又来得快去得快的客户的信贷需求,「我自己认为我们做了一个长尾的补充」。
不过,挑战依然存在。同样是做小微,互联网银行最明显的业务特点便是小额和高频,提供「随借随还」,与传统银行形成互补。而「随借随还」也对互联网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
「由于互联网银行大多提供的是纯信用贷款,通常是今天借,明天还,所以在资金流动管理上有非常大的挑战,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随时随地调动资金,保证资金充足率的同时,保持资金的稳定性。」胡晓明坦言,「还要确保资金盈利,因此挑战比较大。」这也正是本文开篇提及的胡晓明和团队所思考的三个重要问题之一。
持续下沉与全球化
四年来,从线上到线下,从城市到农村,网商银行描摹出了小微企业用户的样子,形象地称为「路边摊」画像。这符合胡晓明对网商银行未来发展定下的基调,「我们的初心就是无微不至,无微不至就是我们只做小微企业。」
网商银行除了定下「继续下沉」的基调,还肩负着另一项重要的使命,便是全球化。
早在阿里巴巴 2017 年年会上,马云就曾表示,希望到 2036 年阿里能够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我们希望为全世界解决 1 亿的就业机会,我们希望能够服务 20 亿的消费者,我们更希望能够为 1000 万家中小企业创造盈利的平台。」
20 亿消费者的目标,意味着阿里经济体必须服务海外客户。
「因为中国所有人包括男女老少,即使算上刚生出来的孩子,最多 14 亿人。我认为中国市场上有效的客户大概有 10 亿人,所以我们必须要进行海外业务的发展。」这也同胡晓明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判断相一致。在阿里云的四年里,通过与技术的「亲密接触」,他总结出未来发展的机会有三个方面,「随着互联网发展,三四五线城市是内需刺激和内需拉动的最大机会。中国处在互联网发展的最前沿,数字经济是第二个机会,第三是全球化。」
据上海社科院测算,2016 年到 2018 年,中国数字经济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 74.07%、57.50% 和 60.00%,同时,预计 2019 年中国数字经济增长仍将占到 62.50%。胡晓明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把数字经济作为一个产业,去帮助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
他进一步补充道,以前全球的焦点在欧洲和美国,中国仅仅是制造业国家。但如今中国可以在服务业上为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贡献自己更多的知识积累、风险技术和金融能力。「我们如何把支付、余额宝、小微信贷、花呗、芝麻信用、蚂蚁森林发布到这些国家,我认为中国应该对这些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胡晓明提到,蚂蚁金服正在向泰国、孟加拉输出的能力和技术,未来也会向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输出。
从目前的盈利数据来看,网商银行最多算中规中矩,甚至在已公布的银行财报中利润居下游。2018 年网商银行的营业收入为 62.84 亿元,同比增长 46.96%;净利润为 6.71 亿元,同比增长 66.09%。但是其一整年的利润甚至不如工行的一天。
「未来三年,网商银行要让中国所有的路边摊都能一秒钟贷到款。」同时,也「希望成为全球服务小企业最多但最微利的银行」。带着这样的目标,新舵手胡晓明开启了网商银行的新征程。
本文由硕硕发布,不代表答财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