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小微贷款 (小微贷款余额重回4000亿 林云山解构民生银行小微金融风控新模式)
(受访者供图)
最新的举措是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工商联召开民营企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座谈会。“我的解决办法就是‘几家抬’,人民银行要鼓励给小微企业贷款,大银行小银行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同时要保证小微企业贷款在户数上、在金额上要增加,今年下半年一定有明显的增加,同时要保证在成本上要有所控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几家抬”,就是多部门联动,主要在普惠金融口径下提高小微企业贷款的可得性。
重回4000亿背后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教授(Ronald I. Mckinnon)在第一本著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一书中首创金融压抑理论,并分析了金融压抑的危害,成为金融发展理论的奠基之作。
在中国,中小企业、三农等领域中“贷款难、贷款贵”正是金融压抑的表现形式。据世界银行《中小微企业融资缺口报告》统计,截止2017 年底,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缺口达到了1.89万亿元人民币,约占我国2017年GDP比例的17%。为此,从国务院到央行、银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都在探索解决之道。“正规金融应该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主力军。”易纲在“第十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年左右,成立3年后的小微企业正常营业的约占三分之一。而之前小微企业平均在成立4年零4个月后才第一次获得贷款,也就是说,小微企业必须熬过“死亡期”之后,才能获得贷款。
值得注意的是,小微企业贷款资产质量仍然不容乐观,据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上述座谈会上透露,大型企业贷款目前的不良率水平是1.19%,中型企业是2.55%,小微企业是3.39%,单户授信5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是6.46%。“小微企业金融最大的成本是风险成本。”林云山表示,受制于自身规模小、风险抵御能力差、信息不对称等特性,小微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如果不能构建全流程风险管理模式,将很难实现小微企业金融的商业可持续。
“民生银行自2008年开展小微金融,至今已经历三个阶段。”林云山称,在小微3.0新模式下,民生银行小微金融开启业务发展新局面。2018年上半年,民生银行累计发放单户授信1000万元(含)以下小微企业贷款2300亿元,新增户均贷款规模仅百余万元,同时,新增客户质量良好,存量风险逐步缓释,新增小微贷款违约率1.4%,不良率控制在0.2%以下。
2008年,民生银行开创国内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由于与行业商会、协会及批发市场合作批量贷款,贷款规模上升较快,但对小微企业风险揭示不充分。“2014年风险逐步显现,用超预期形容也不为过。”林云山称,当时对小微金融的逻辑认识不够清晰,总认为会有捷径,但事实上这种思路是错误的。
民生银行开始大动作调整客户结构、业务结构和信用风险结构。2014年至2016年民生银行小微金融进行了调整优化,在这三年中,50%的存量客户被先后调整,户均余额从近300万降到不足150万,贷款余额也从最高时的4100多亿降至3200多亿。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小微业务的风险特点,必须从业务模式出发,重新思考风险管理模式,建立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体系,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打造覆盖符合小微企业生命周期以及不同行业特征的一体化风险管理模式。
2017年,民生银行开始探索以“数据 科技”双轮驱动的小微3.0模式。民生银行2018年半年报显示,小微金融贷款余额重回4000亿元,小微客户数愈700万家(户),比上年末增长110多万家(户)。
这意味着民生银行小微企业客户已占全国小微企业总量的近1/10。此前易纲在第十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截至2017年末,小微企业法人约2800万户,另外还有个体工商户约6200万户。
“今年7月12日,小微3.0的自动化系统全面上线。这表明民生银行已实现小微金融流程标准化。”林云山表示,数字化技术嵌入贷款流程的所有环节,通过信贷产品流程标准化和模块化,梳理、优化信贷的关键流程后,以智能化、线上化、集中作业的方式,大幅提升规范程度,在改进客户体验的同时,降低道德和操作风险,其优势将在2019年及以后数年得以体现。
在成本和收益中寻觅平衡点
民生银行2018年半年报显示,民生银行通过不断丰富和完善小微金融财管理产品体系,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持续加大保险、基金、理财等重点产品的交叉销售力度,中间业务收入能力大幅提升。“上半年小微金融中间业务收入增长58%,以我的看法,未来5到10年保持这种高速增长是没有问题的。”林云山称,通过结算业务、存款业务、低风险的贸易融资业务、信用卡等零售业务,甚至非金融业务切入小微客户,提高用户黏性,将进一步扩大中间业务收入。
本文由硕硕发布,不代表答财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